全面推行林長制,縣級以上林長負責組織對下一級林長的考核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強化林業行政執法和司法協同聯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
6月28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廣東省森林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主要修訂內容。新修訂的《條例》自7月1日起施行。
增設“古樹名木保護”專章
“修改《條例》時,將林地、生態公益林、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整合到《條例》進行規定,形成一個綜合性地方性法規,謀劃推動形成森林保護發展的嚴密法規制度體系?!睆V東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黃偉忠介紹,《條例》的修訂有利于推動廣東森林生態質量持續提升,對于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樣板、走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路徑具有重大意義。
廣東是林業大省,截至2022年年底,林地面積1.62億畝,森林面積1.43億畝,森林覆蓋率53.03%。為了加強林地保護,新修訂的《條例》規定實行占用林地總量控制,確保本行政區域內的林地保有量不減少;明確建設項目限制使用生態區位重要和生態脆弱地區的林地,限制使用天然林和單位面積蓄積量高的林地,限制經營性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明確嚴格實施林地用途管制,嚴格控制林地轉為非林地。
新修訂的《條例》增設“古樹名木保護”專章,明確古樹名木的分級保護制度,對古樹名木的定義、認定及公布作出規定;建立健全古樹名木的各項保護制度,包括設置保護標志和保護設施、推進視頻監控保護,明確古樹名木遷移的法定條件和審批程序等;規范禁止損害古樹名木及其生長環境行為,對砍伐、擅自遷移等八類違法行為作出規定并新設了法律責任。
在生態公益林保護方面,新修訂的《條例》明確了公益林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和公益林的劃定,對公益林的重點區域和一般區域實行差異化管理;明確了公益林保護措施,嚴格控制公益林中的喬木林改造為竹林、灌木林;規范了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與監管,規定加大生態保護補償力度,建立健全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調整機制。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為了突出森林質量的精準提升、城鄉一體綠化的系統推進、發揮綠美廣東的綜合效益,全面推進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新修訂的《條例》鼓勵公民通過植樹造林、撫育管護、認建認養認捐等方式參與造林綠化與生態修復,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林業生態建設。
“我們要創新林業項目融資模式,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林業專項貸款,推動更多信貸資金投入符合市場化融資等條件的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睆V東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俊光介紹說,新修訂的《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完善產權激勵、資源利用等政策,支持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森林生態保護修復。
新修訂的《條例》明確,鼓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造林綠化與生態修復,對符合規定的造林綠化與生態修復主體,按照規定享受財稅、金融、科技扶持政策,推進實施先造后補制度。此外,為優化低效林的林分結構和持續改善林相,新修訂的《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用好各級財政資金,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加大林分優化力度,有計劃地對疏林地、純林面積過大區域、退化林分進行林分改造。
為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修訂的《條例》規定,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探索建立森林生態產品價值評價機制,完善林業碳匯交易機制,推動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為推進綠美城鄉建設,新修訂的《條例》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森林城市創建和森林城鎮、森林鄉村建設,建設公共綠地,增加城市森林面積,因地制宜推進森林、水域、道路融合,構建城鄉一體的生態網絡。
為推動全民義務植樹,新修訂的《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新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完善義務植樹網絡平臺,組織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科學開展國土綠化。
“我們將建立各級‘互聯網+義務植樹’基地,拓寬‘認種、認養、認捐’渠道,讓全社會共同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标惪」獗硎?,2023年,廣東省將建設100個各類主題林、10個省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
全國率先規定林長制考核
據介紹,此次修訂的《條例》,有不少創新性規定。
“為增強立法的可操作性,在吃透中央精神、找準政策取向的基礎上,我們認真借鑒國內外立法經驗,根據我省實際作出探索創新?!秉S偉忠舉例說,新修訂的《條例》在全國地方立法中率先規定了林長制考核內容;率先規定了根據生態功能區保護需求和森林質量狀況實行差異化生態補償;率先規定了建立健全跨行政區劃的森林資源協同發展工作機制、集中連片打造高質量林分和優美林相;率先規定了林下種養相關制度;率先規定了對生態環境脆弱僅適宜生長灌木林的公益林予以嚴格保護,等等。
在全面推行林長制方面,新修訂的《條例》明確縣級以上林長負責組織對下一級林長的考核內容,規定各級林長負責組織領導責任區域內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組織制定森林資源保護發展規劃計劃,協調解決責任區域的重點難點問題??h級以上林長負責組織對下一級林長的考核。
為嚴厲打擊各類涉林違法犯罪活動,新修訂的《條例》規定,強化林業行政執法和司法協同聯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森林資源、古樹名木等行為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依法提出檢察建議、支持起訴或者提起公益訴訟。
針對外來物種入侵影響生物安全的問題,新修訂的《條例》增加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檢疫和防治,組織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和治理,防范和化解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風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確需引進的,應當進行科學評估,并依法取得批準。
“《條例》的修訂堅持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切實反映民情、傾聽民意、匯聚民智?!秉S偉忠表示,廣東省人大認真落實黨中央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要求,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切實將調研和征求意見中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法規制度內容。如,根據調研中了解到的生物防火工程建設經驗,在新修訂的《條例》中增加規定,加強生物防火林帶和防火隔離帶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耐火樹種選育推廣。又如,根據調研中了解到的推廣好的鄉土樹種、優化林分結構的經驗,在新修訂的《條例》中增加規定,科學選擇綠化樹種,優先使用優良鄉土樹種和林木良種。